□晚報記者 崔翼琴 張鈺芸 報道
  在超市為孩子選擇食品,一邊是普通品種,一邊是標有“兒童”字樣的貨品,你會選哪樣?在記者隨機調查中,八九成家長偏向選擇後者。而有心的家長對照其營養成分表,卻發現所謂“兒童專用”食品,在成分上和成人沒有太大差異。有些追求色、味的兒童食品,其添加劑的使用甚至更甚。據記者瞭解,在我國各項食品相關標準中,有針對嬰幼兒配方食品、輔食的食品安全標準,對於3周歲以上的兒童,卻沒有“兒童食品”的準入標準和確切定義。兒保專家指出,給孩子多樣化的飲食結構,遠比“特供”來得安全和營養均衡。
  【記者調查】
  賣得貴,營養成分卻和成人裝差不多
  前日,記者在莘莊一家大賣場的麵條貨架前遇到來選購的倪女士,記者註意到,倪女士手裡選好了兩種麵條,一種為普通龍鬚面,另一種為兒童胡蘿蔔味麵條。“兒童的面,添加劑會少些吧。”倪女士說。和倪女士的態度類似,日前記者隨機調查發現,半數以上的父母表示曾選購過標識為“兒童專用”的食品。然而,這些看上去兒童“專屬”的食品,是否值得家長信賴?
  當記者提示倪女士將兩件商品翻轉,對照產品包裝背面的營養成分表時,倪女士傻了眼:兒童面每100克蛋白質12.4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67.2克,成人面每100克蛋白質13克、脂肪0.6克、碳水化合物73克。對比之下,兒童麵條和成人麵條在營養上沒有太大差異。因為兒童麵條里有湯包,100克麵條中含鈉量達2014毫克,成人面為85毫克。在兒童面湯包中,除食用鹽、白砂糖外,還添加了雞肉粉和用於提鮮的增味劑鳥苷酸二鈉和肌苷酸二鈉。
  在價格上,該款菠菜味兒童面和胡蘿蔔味兒童面都為260克(麵條240克,湯粉20克),售價10.6元,同品牌雞蛋拉麵1公斤包裝的售價為9.9元,兩者價格懸殊明顯。“本來圖方便,以為兒童食品在營養成分上會單獨設計,看來希望落空了。”倪女士說。
  另外,記者在榨菜貨柜上看到一個品牌的“兒童榨菜”,其印有綠色食品標識,但在產品說明中並未註明適用年齡段。其配料一項中標明有食用鹽、辣椒、植物油、香辛料,食品添加劑為谷氨酸鈉、檸檬酸和安賽蜜。記者隨手拿起另一品牌普通版榨菜,配料基本和兒童榨菜相同,只多了一項D-異抗壞血酸鈉。令人吃驚的是,此款兒童榨菜的鈉含量高達每100克裡包含2719毫克,比普通榨菜的鈉含量還高出300多毫克!
  記者調查發現,市面上不少打著“兒童“專用招牌的商品並不鮮見,價格較貴,往往在包裝上設計出孩童喜歡的卡通形象或趣味造型來吸引兒童和家長購買。
  送玩具,兒童乳製品添加物五花八門
  相比“兒童掛麵”、“兒童醬油”等產品,近10年來興起的兒童牛奶似乎更專業。記者昨天走訪市場發現,多家乳業巨頭均推出兒童系列產品,大多“看齊”嬰幼兒配方奶粉,添加DHA、益生元、維生素等多種營養物質,但價格也頗為“辣手”。
  在長寧路上一家大賣場,酸奶、奶酪和常溫奶產品中均有兒童系列。記者看到,有一款奶酪標示適合3歲以上兒童食用,有助於骨骼和牙齒的發育,特別標明“不添加增稠劑、防腐劑、香精和色素”。但在旁邊,另外一款針對兒童的乳酪包裝上有多種卡通形象,頗為引人註目,仔細一看其中含有多種食品添加劑,其中包括磷酸三鈉、明膠、食用香料等。
  在常溫奶產品中,兒童牛奶品種更多,國內乳業三巨頭都推出多款兒童牛奶產品。記者看到,這些牛奶中大多添加了魚油提取物(DHA)、益生元(低聚果糖)、葉黃素、水解蛋白粉、維生素D、維生素E等多種營養素,五花八門的營養物質,號稱能增加兒童腦部發育、消化能力、骨骼成長等,功效讓人眼花繚亂。整箱出售的兒童牛奶還附贈玩具,上面花哨的卡通圖案也特別針對兒童設計,頗受孩子和家長青睞。
  和普通的常溫牛奶相比,兒童牛奶的價格幾乎翻了一番。和普通牛奶相比,兒童牛奶更“金貴”。超市促銷員告訴記者,購買這類牛奶的多是年輕父母。“兒童牛奶主要適合3到6歲的孩子,他們剛從嬰幼兒配方奶粉斷奶,兒童牛奶中添加的營養物質和奶粉類似,可以更好讓兒童適應和消化。”
  【業內分析】
  “兒童食品”沒有專門定義和標準
  一般我們將0—3歲的小齡孩子稱作嬰幼兒,據記者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查閱,目前我國現行涉及嬰幼兒奶粉的標準主要包括 《嬰兒配方食品》(GB10765—2010)、《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GB10767—2010》。這兩項標準規定其原料、適用範圍、能量和各種必需營養成分、可選擇成分的含量以及污染物、真菌毒素、微生物的限量要求等。針對嬰幼兒斷奶期,我國制定了兩項標準輔助食品標準,包括 《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GB10769—2010)和《嬰幼兒罐裝輔助食品》(GB10770—2010)。
  對於3周歲以上的低齡兒童,我國還沒專門的食品安全標準,更沒明確的“兒童食品”定義。食品生產廠家在生產這些食品時,執行的多是成人標準。對於“兒童”這個食品廠家所設定的特殊人群,沒有具體的“兒童食品”的準入標準,容易讓商家鑽空子。
  記者採訪中發現,“兒童牛奶”的概念比較模糊,光是年齡上,就有部分商家將其定位為3到6歲兒童,還有定位為“36個月以上的兒童”的。“我國只有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國家標準,對兒童牛奶、兒童奶酪、都沒有相應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一名乳業內部人士表示。記者仔細查詢國家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後發現,目前市面上廣泛銷售的各類兒童食品均沒有相關規定,比如:一些營養成分的含量,添加劑的種類與多少,都沒有明確界定。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範志紅表示,很多食品都會標明“兒童”二字,諸如:“兒童醬油”、“兒童掛麵”、“兒童牛奶”等。其實國家並沒有相關的兒童型食品的標準要求,這兩個字幾乎是可以隨心所欲使用的,“所謂 ‘兒童醬油’,無非是瓶子小了點,仔細看看營養標簽,鈉含量一點都不低,沒任何優勢。”
  兒童過量攝入添加劑易造成損傷
  現實中,有一些食品生產廠家為刺激兒童的消費欲望,在生產中添加大量人工合成色素、甜味劑、增鮮劑、香精香料等添加劑,給兒童食品“染”上特別漂亮誘人的顏色,“調”上特別甜、香、鮮的味道,有時甚至一些兒童食品中的添加劑含量超過了一般食品的添加劑含量。如果再在包裝上下些功夫,裝點上一些卡通人物,或放些小卡片小玩具之類,對孩子來說,就是十足的誘惑。
  國際包裝協會秘書長董金獅表示,食品添加劑分為營養型和非營養型,部分添加劑是為了追求口感,為了讓孩子愛吃可能多加食用香精、香蘭素等,一些營養物質能否起到作用也是未知數。“為了這些營養成分,還要吃進去各種添加劑,不一定划算。”
  上海食品研究所技術總監馬志英提出,兒童更應警惕食品添加劑的過量攝入。國家在制定食品添加劑標準的時候,是以60公斤成人為標準制定的,國家對嬰幼兒食品有專門的添加劑規定,但在嬰幼兒和成人之間的兒童群體,卻沒有兒童允許攝入添加劑的具體標準。
  馬志英表示,兒童每天允許攝入的添加劑的絕對值是成人的一半左右,兒童要特別小心添加劑。其實兒童喝一瓶150克(150毫升左右)苯甲酸鈉含量為1000毫克/千克的果蔬汁飲料或果味飲料(這種飲料的苯甲酸鈉含量是合格的),這一瓶飲料的苯甲酸鈉可能就有150毫克,已超過他一天限量。他還可能吃其他含防腐劑的食品,超量就更嚴重了。
  兒童的身體尚未發育成熟,適應排解能力差,兒童食品中的添加劑含量本應比一般食品中的添加劑含量低,如果多了,則會對兒童身體發育造成危害。長期、大量攝入會加重肝、腎、脾的負擔。兒童正處於生長髮育期,體內器官功能比較脆弱,神經系統發育尚不健全,若長期過多進食含合成色素的食品,會影響神經系統發育,易出現躁動、情緒不穩、註意力不集中、自製力差、思想叛逆、行為過激等不良反應。
  【專家說法】
  專家“不推薦也不反對”
  乳業專家王丁棉卻認為,和普通牛奶相比,兒童牛奶“不見得”如此有效,他的態度是“不推薦也不反對”。
  王丁棉告訴記者,過去在美國,3歲兒童就轉為喝普通牛奶,現在更是下調到2歲,沒必要一定喝“特供”的兒童牛奶。“如果覺得一杯牛奶營養不夠,那就喝兩杯,不用特別添加營養素。事實上,無論是兒童牛奶還是學生牛奶,目前都沒有國家標準,我認為也沒有必要為它們設立標準,因為這更多的是商業概念。”
  要看營養配比和成分來源
  上海市兒童醫院兒保科陳津津博士介紹,從營養角度看,2歲以上兒童的飲食譜可以視作和成人一樣,就是說能和成人吃一樣的食物,但未來也可考慮,是否有必要按年齡標準設立一定的安全標準。
  陳津津博士建議,家長買兒童食品的時候,不光是看其品名,還要看其營養配比和成分來源,標識為“兒童醬油”的產品,家長要看清它是釀造醬油還是合成配製的醬油。所謂兒童“專屬”食品其“專屬”在哪兒,價格“貴”在哪兒,由此來判斷是不是有選購的意義。如果真的要為孩子減少鹽的攝入,家長不妨在烹飪時少放一點醬油,同樣可起到低鹽的效果。
  長期過度添加或影響健康
  陳津津博士指出,以營養為名義給孩子盯著一樣食物吃,容易在飲食結構上有所偏差,深海魚不一定沒有重金屬污染,牛初乳、甲魚、黃鱔等經常吃,可能出現促性早熟問題。建議兒童飲食譜還是廣泛些,有條件的話最好一天可以吃五大類20個品種以上,每一個品種都無需太多,或盡可能使攝入的品種豐富些,而不是光挑被認為是“高營養”的食物。
  曾有個患有營養不良的孩子來兒保科就診,孩子媽媽在選擇配方奶粉的同時,又給孩子吃各類複合的礦物質維生素保健品,認為補得“越多越好”。兒保專家算了個賬,這個孩子每天攝入維生素D的量在1000國際單位,常規的預防劑量在400國際單位左右即可,兒保專家指出,如果長期大劑量攝入,可能導致兒童維生素D中毒,出現噁心嘔吐、夜驚、哭鬧癥狀,並可能導致組織的鈣化,如果腎臟、肝臟細胞鈣化,將嚴重影響孩子身體健康。
  如今的部分兒童食品還以添加一些微量元素如鈣、鋅等作為“賣點”,如一些學生奶中,會按照兒童營養需求來添加鋅。兒保專家建議,兒童一天攝入元素鋅的指導量在5毫克左右,家長需要註意各種食物含鋅量“累加”後最好不要超過20毫克。如果長期、大劑量補充鋅,會對兒童的肝臟、腎臟造成損害,鋅元素對一種控制性早熟的酶有促活作用,有可能導致性發育提前啟動。
  【記者手記】
  為孩子把好食品關
  □崔翼琴
  總想把最好的給孩子。家長是孩子的飲食參謀,想選擇些對孩子有益的“專屬”食物,無可厚非,然而在我國,包括嬰幼兒食品在內的兒童食品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添加劑的過多使用,生產的準入門檻過低,假冒偽劣企業也常鑽空子。很大程度上,家長缺乏為孩子甄別安全食物的專業知識。
  我們常會挑選一些看似價格貴的,標識為“兒童專用”的食物給孩子,那麼,所有商家都值得信賴嗎?我們的選擇正確嗎?其實,食物的價格,與生產成本和營銷成本有關係,“高價格”並不等同於“高質量”、“高營養”,外觀走卡通路線,包裝精美些,再來些添加什麼營養物質的噱頭,甚至附贈玩具,商家瞄準的就是父母的這顆“善心”。
  一些家長和孩子只追求好看、口味香濃的食物,如蝦條、薯片、花樣曲奇餅干等,明知道經常吃對健康不利,卻還是管不住嘴。採訪中專家也談到,孩子長期食用一些鮮味零食,對消化道有影響,容易造成孩子不愛吃飯、偏食、挑食,當家長端著飯碗追在孩子背後喂飯時,有沒有想過,是不是這些食品害了孩子?兒童免疫系統發育尚不成熟,肝臟解毒能力較弱,較易對食品中的添加劑產生過敏反應。
  在我國,食品監管部門進一步完善3周歲以下嬰幼兒食品的安全標準,但對“兒童食品”的界定依然模糊,有沒有可能,把3周歲以上的低齡兒童的食品安全問題與3周歲以下的嬰幼兒的食品安全問題等同考量,針對低齡兒童經常食用的食品制定更嚴格的安全標準,要求生產廠家在生產“普通版”的同時推出“綠色兒童版”,以供兒童和家長選擇。“綠色兒童版”食品可以使用的添加劑種類更少,允許添加的限量更低。
  生活中,我們怎樣為孩子挑選食物?在乳製品上,如果給小齡幼兒喝,最好選擇原味產品,並把牛奶、酸奶和乳飲料區分開,乳飲料里通常會加入香精、色素、增稠劑和糖,這些對孩子是沒有必要的。酸奶可以選有加果料的,但最好是不加果料、不加香精,且顏色是白色的。另外,給孩子多樣化的食物,並不是雞鴨魚肉吃得越多越有營養,孩子飲食“貴”在均衡。補品、保健品如果要給孩子吃,請一定經過營養師和醫生的指導。
  真正愛孩子的人,不是給孩子買他愛吃的東西,而是幫他把好安全關。儘量自己動手做那些天然材料的食品,讓孩子品嘗各種天然食物的味道,喜歡真實的味道,這才是最安全的。  (原標題:“兒童食品”準入標準模糊 多樣化飲食比“特供”靠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y99xysu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