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防盜軟件的界msata面演示記者陳卓 攝
  記者張延
  “昨天在工大路被盜1部手機,360防盜軟件拍到小偷相貌,定位地址在洪山區偉業佳苑,但找警察沒花店用。”昨日,網友“葉子”(化名)在微博上投訴並公佈照片,引來“圍觀”。定位到了手機去向,民警“不願意”配合上門查找,成了網友吐槽警方“不作為”的熱門話題。
  昨關鍵字行銷日,武漢警方回應:民警會盡可能地向丟失和被盜手機的市民提供幫助,但必須在法律允許的範圍之內。軟件提供的這種服務本來就處於“灰色地帶”,草率採取偵查手段是對他人隱私權的侵犯,並非“不作為”。
  失竊新成屋手機定位後
  警方不能動借款用偵查手段
  自從品牌手機推出串碼定位功能後,一些科技公司也陸續研發了手機防盜軟件,使用者眾多,與“葉子”有類似經歷的人不在少數。家住江岸區花橋二村的市民王先生今年8月在公交車上遇扒手,丟了一部“蘋果”手機,派出所也立案了。3天后,王先生通過防盜軟件成功定位手機,將使用者的位置發送到他妻子的手機上,顯示在中南路附近。他立即將這一情況通報給辦案民警,民警的回答卻讓他失望。
  民警表示,可以陪同王先生一起去找人,但不能僅憑防盜軟件提供的位置和照片就將使用者作為嫌疑人進行調查。王先生得自行聯繫使用者,約定見面後證實是丟失的手機,警方纔可介入。“別人怎麼可能願意出來?”王先生氣不打一處來,但也無可奈何,“是不是涉案金額太小,民警嫌麻煩?”
  記者實驗防盜軟件
  定位會出現位置偏差
  面對質疑,警方也覺得委屈。沌口一位民警介紹,兩天前,他們應一市民求助陪同其通過防盜軟件查找被盜手機,結果發現目標在谷歌地圖和衛星定位地圖上的位置竟然有300多米誤差,信號不停地“漂移”,最終消失而無法確定具體位置。
  昨日,記者用防盜軟件進行了5次實驗,結果有兩次顯示的位置和實際位置出現了偏差。淘寶網上提供手機串碼定位服務的一商家表示,1公里內的偏差均屬正常。
  不過,我市已有通過手機防盜軟件破案的先例。今年4月13日,青山區警方宣佈,通過受害人手機上的防盜軟件,成功鎖定系列入室盜竊27起的嫌疑人。警方同時表示,防盜軟件在這起案件中只是起了輔助核實作用。民警事先掌握了嫌疑人的體貌特征,與防盜軟件發送的照片一致,因此可依法啟動偵查程序。
  草率介入易引發侵權
  市公安局法制處專家張克軍表示,一般情況下,盜竊公私財物數額達到2000元(湖北省標準)的,構成盜竊罪,可以立案。但立案並不等於能濫用偵查手段。比如有人報案讓警方定位,但實際上目的是尋人;警方如果不加判斷進行操作,就侵犯了他人的隱私權。
  即使有定位,但沒有足夠的證據顯示現手機使用者就是盜竊者,民警也只能陪同市民向其詢問,不能對其隨意傳喚、控制。“軟件或網店提供的服務並不承擔法律責任。如果弄錯了,市民和商家都可以置身事外,警方卻不能”。
  防盜軟件偵查手段
  合情不合理
  法律界人士認為,防盜軟件偵查手段實際上是一種“民間”偵查手段,其合法性仍待考察。市民如果將其用於保護自己的財產安全,是可以的;如果將其用於窺探他人隱私,就有悖法理。而實際上,處在“灰色地帶”的防盜軟件為市民提供了方便,很多時候是合情不合理,的確很尷尬。
  湖北成和誠律師事務所律師金燕表示,市民在手機丟失後向警方報案時,應出具購買憑證並盡可能多地提供線索。“你可以使用防盜軟件,但不應在網上隨意公佈他人的肖像。不管手機使用者是不知情的第三人,還是盜竊者,其肖像權都應得到保護,不能隨意公開”。  (原標題:手機丟了 拍照定位難捉小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y99xysu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